輸入圖形碼
當前位置:政策資訊 - 申報通知
為充分發揮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稅收政策作用,促進我省企業技術創新和技術服務能力提升,規范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的認定管理。特開展廣東省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認定工作。
廣東省科技企業孵化器評定的目的是鼓勵省內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深化粵港澳臺合作,更好地對接港澳臺科技創新創業資源,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同時,鼓勵省內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將國外先進的技術、理念、高端人才乃至新興業態“引進來”,更好地利用全球創新資源要素,強化國際合作,邁出國際創業孵化的堅實步伐。項目申報通過后,可獲得最高200萬補貼。
為加快推進粵港澳大灣區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設,廣東省國際及港澳臺人才交流專項由三個專題組成:專題一“銀齡專家”,專題二“海外名師”,專題三“粵澳青年人才雙向交流”。項目單位可按照相關科研、教學、技術指導、帶學科、帶學生、帶團隊等智力交流活動等實際工作時長和工作量進行核算,支付專家工薪、專家咨詢費或專家補貼。項目經費最高補貼20萬元。
科技企業孵化載體是涵蓋眾創空間、科技企業孵化器、科技企業加速器等多種形態孵化載體的統稱,是以創業帶動就業的重要平臺。為支撐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廣東省科技廳支持有條件的高校、科研機構、龍頭企業、實驗室、新型研發機構等多類主體,建設專業化的科技企業孵化載體,促進創新創業資源的開放共享,推動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
為充分發揮省科技計劃項目的導向作用,促進科學普及與科技創新融合發展,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和科技創新強省建設,現啟動廣東省科技創新普及專題項目。包括6個專題,最高資助金額為700萬元。
廣東省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是以提高我省臨床醫學研究和診療水平為宗旨,以臨床診療技術水平領先的醫療機構為依托,以疾病診療研究協同網絡(以下簡稱“協同網絡”)為支撐,開展臨床研究、協同創新、學術交流、人才培養、成果轉化和推廣應用的重要平臺。按照廣東省疾病防控戰略需求和整體規劃,在主要疾病領域建立中心,在重大疾病領域引導相關中心建設分中心。中心建設兼顧領域平衡,實現主要疾病領域全覆蓋。
廣東省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是以提高我省臨床醫學研究和診療水平為宗旨,以臨床診療技術水平領先的醫療機構為依托,以疾病診療研究協同網絡(以下簡稱“協同網絡”)為支撐,開展臨床研究、協同創新、學術交流、人才培養、成果轉化和推廣應用的重要平臺。按照廣東省疾病防控戰略需求和整體規劃,在主要疾病領域建立中心,在重大疾病領域引導相關中心建設分中心。中心建設兼顧領域平衡,實現主要疾病領域全覆蓋。
項目牽頭申報單位須為省內注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企業、科研院所、高校、其他事業單位和行業組織等。項目牽頭單位應注重產學研結合、整合省內外優勢資源,同時應注重優選合作單位,原則上同一項目牽頭單位與參與單位總數不超過6家(含)。最高資助600萬元。
項目牽頭申報單位須為省內注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企業、科研院所、高校、其他事業單位和行業組織等。項目牽頭單位應注重產學研結合、整合省內外優勢資源,同時應注重優選合作單位,原則上同一項目牽頭單位與參與單位總數不超過6家(含)。最高資助600萬元。
根據《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和省委省政府“1+1+9”、“一核一帶一區”等工作部署要求,積極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現啟動廣東—以色列產業研發合作計劃聯合產業研發項目的工作。經專家評估評審,擇優予以事前立項資助。獲得中以雙方立項支持的項目,最高每項資助100萬元。
2022 年“精準醫學與干細胞”專項設立 4 個專題 17 個 研究方向,通過“競爭擇優”方式遴選優秀科研攻關團隊和項目,擬支持不超過 20 個項目。最高資助1000萬元。
本專項重點部署集成電路晶圓加工用電子化學品、集成電路載板制造用電子化學品、集成電路封裝用電子化學品、電子電路制造用電子化學品等 4 個專題,共 11 個研究方向。最高資助2000萬元。
廣東省重點領域研發計劃“新能源汽車”重大專項的實施目標是:匯聚國內高端創新資源,抓住新一輪技術變革機遇,超前部署研發下一代技術,加速推進新材料、新器件、新裝備的產業化,實現關鍵零部件及系統集成工藝自主可控,支撐廣東省培育世界級汽車產業集群。本專項共部署 3 個專題、12 個研究方向。每個研究方向擬支持 1 個項目,項目實施周期為 3~4 年。 最高資助金額為3000萬元。
廣東省重點領域研發計劃“激光與增材制造”重大專項設置高性能關鍵器件部件、重大關鍵技術、重大裝備與應用三個專題。最高資助金額為3000萬元。
科技企業孵化載體是涵蓋眾創空間、科技企業孵化器、科技企業加速器等多種形態孵化載體的統稱,是以創業帶動就業的重要平臺。為支撐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廣東省科技廳支持有條件的高校、科研機構、龍頭企業、實驗室、新型研發機構等多類主體,建設專業化的科技企業孵化載體,促進創新創業資源的開放共享,推動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
欄目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