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羅湖初步形成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生命健康等領域產業基礎,但科技創新工作仍面臨產業集聚度低、創新載體培育基礎薄弱、可適用產業空間不足等問題。我們將按照全市總體產業布局,錨定羅湖未來產業發展方向,在積極拓展可適用產業空間、提升轄區創新載體數量、拓寬招商引資思路等方面,久久為功,奮力開創羅湖科創工作新局面。
(一)搶抓機遇提前謀劃產業布局及深港合作方向
一是牢牢把握“20+8”戰新產業與未來產業集群構筑契機,進一步修改完善“3+1”產業集群行動方案及“六個一”工作體系,加大重大平臺引進力度,針對在談重點平臺項目積極爭取市區聯動支持,同時主動承接市里統一布局的其他重大科技項目,為戰新產業集群發展奠定堅實的組織和實施基礎,確保開好頭、起好步。
二是提前對接香港北部都會區發展規劃推進深港科研合作。在粵港澳大灣區和香港北部都會區建設的重大機遇下,依托深港口岸經濟帶羅湖先行區建設,以《香港科研發展狀況及羅湖區開展深港合作研究》課題項目為基礎,積極對接香港高校、科研機構等相關基礎研究科技創新資源,加強深港科技互動,深化深港科研合作,推動深港合作項目落地羅湖,推進羅湖區主動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與深圳市規劃布局。
(二)盡快“走出去”實現招商新突破。
深化與金融機構、專業咨詢機構、社會物業、產業協會等單位的合作,整合資源借助外力儲備空間資源和項目資源,針對前期梳理目標企業清單,加大對接力度,開展市外招商活動并引薦項目資源進行精準對接上門招商,重點瞄準央企、國企、世界500強、龍頭民營企業及領軍企業,力爭在重大項目引進上實現新突破。充分發揮龍頭企業虹吸效應,縱向挖掘轄區重點企業上下游產業情況,橫向比選儲備相關企業資源,通過產業鏈招商提高產業集聚度。
(三)拓展培育渠道促進成果轉化。
選定符合產業集群方向且具有發展潛力的細分領域產業賽道,通過強化與科技部人才中心、高新投以及高等院校、咨詢機構等合作,拓展“外腦”資源,動態掌握產業發展方向、提升培育工作的專業性和前瞻性。通過導入高校及科研院所資源,推動布局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核心平臺,開展高水平學術交流,產出高水平科研成果。
(四)豐富科普形式提升科普成效
加強科協組織建設,統籌做好區科協換屆工作,組織好全國科普日系列活動,落實“羅湖科普行——院士大講堂”系列活動及羅湖區第五屆大創客節活動。持續做好科普宣傳,完成《羅湖科普讀本(四)》編撰,開展年度科普成果展。
(五)抓好人才服務提升競爭優勢
辦好深圳創新創業投資大會(羅湖分會場),保證年度項目申報量。繼續落實人才政策,抓好軟科學研究計劃項目管理,提高轄區軟科學研究計劃項目整體質量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