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廣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辦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專場新聞發布會。據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吳紅介紹,目前全省以發展工業為主的高新區、經開區、省產業園、綜合保稅區等省級以上工業園區共161個,其中,“一核”園區71個、“一帶”東西兩翼園區50個、“一區”園區40個。
吳紅表示,工業園區是產業發展的一個重要載體,2021年161個省級以上工業園區實現規上工業產值超6萬億元,約占全省的四成。近年來,廣東省工信廳主動會同有關部門以“核”“帶”“區”主體功能定位為引領,持續優化工業園區布局、推動城產融合發展,進一步提升園區承載能力、增強內生發展動力,助力“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
在工業園區提質增效方面,2020年印發的《關于推動工業園區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提出,“一核一帶一區”園區差異化的發展路徑:“一核”的園區專注發展先進制造業、提升創新能力,“一帶”的園區發展沿海大產業、構建世界級沿海產業帶,“一區”的園區合理控制開發規模、發展綠色低碳特色產業,持續推動“核”“帶”“區”打好特色牌、協作牌。
在建設大型產業集聚區方面,2021年印發的《關于優化國土空間布局推動形成若干大型產業集聚區的意見》,推動形成珠海、汕頭、佛山、中山、江門、湛江、肇慶等7個大型產業集聚區,打造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增長極。目前,廣東省財政已安排21億元專項資金、省自然資源廳預安排萬余畝用地指標,支持大型產業集聚區基礎設施建設。
在村鎮工業集聚區升級改造方面,2021-2023年廣東省村鎮工業集聚區升級改造攻堅戰三年行動計劃,將著力為產業發展騰挪新的空間。今年,廣東省工信廳與省自然資源廳正在組織開展村改示范項目的評選,計劃將村改整理的土地空間打造成土地利用高效、建筑風貌美觀、產業優勢凸顯、運營管理專業的現代化產業園區。
另外,吳紅還表示,未來廣東省工信廳將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堅持“政府推動、企業主體、市場運作、合作共贏”,深入推進珠三角與粵東粵西粵北產業幫扶、對接,以省產業園為載體,推動珠三角產業在省內有序梯度轉移,推動以省產業園為載體的更高水平更高質量的區域協調發展。
來源:羊城晚報